老子

《道德经》的流传

《道德经》究竟是何时所著,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。若从史记推测,应该大概和孔子同一时期。但史记对老子的记载有很多疑点。也有人说《道德经》做于战国时期。这个观点的理由中,我知道的有以下三点:第一、从修辞风格来看《道德经》是战国时期的作品;第二、《道德经》中有些句子明显的是在针对战国时期才形成的概念;第三、孟子是一个喜欢攻击异端的人,对老子却没有任何提及。这三点虽然不是决定性的,但最起码提出了关于《道德经》流传的重要问题。

马王堆甲乙本在这些问题上给出了我们一些提示。马王堆甲乙本和现行版本很多地方虽然本质意思相同,甲乙本中却多出了很多助词。比如说《道经》的第一句,现行本为: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”(古代没有标符号,这里也去掉了,大家可以感受一下),而甲乙本则是:“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”。甲乙本多了四个“也”字。这四个“也”字有两点意义:第一、过去不像现在,是没有标点符号的,人们靠助词断句,这四个字可以帮助我们断句;第二、文中大量的助词说明原本《道德经》更接近于口语。

其中第二点在《道德经》的变迁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因为春秋战国时期,人们用竹简记录文字,书本传播保存都很不方便。所以和现在不同,当时大多数人不是“看书”,而是“背书”。而从甲乙本的文体更接近于口语的特征来看,初期《道德经》的流传应以口头传诵为主。这就大大增加了《道德经》原始版本的流动性。

通常书籍变迁的理由大概有四点:一、误写误读误听;二、原本是注解的东西混入到本文中去;三、为了便于自己理解而修改;四、适合风土文化。

而在考虑《道德经》时,还要再加上四点:

一、为了适合地方方言。即便是在交通方便的今天,普通话都无法得到完全统一。在古代就更不用说了。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方言,倒应该更像是现在欧洲不同国家但同一语系的不同语言。而《道德经》在传诵的过程中很必然的要经过“翻译”。所以说《道德经》很有可能在初期阶段就有了多种版本。

二、为了传播。传诵往往需要说服对方,所以在说服对方时使用的“说明”有很大的几率混进本文。

三、宗教目的。《道德经》在道教中占重要地位。太口语化了未免不够“威风”。根据宗教目的,去掉了大多数助词,使其抽象化,玄奥化。

四、佛教影响。道教受佛教影响很大,很可能为了模仿佛教的“读经”,而对《道德经》进行易发音化(押韵)和抽象化。

前两点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《道德经》的流传问题:一、修辞更近于战国时期,由口头传诵固定统一到书写版本大概在战国时期,而在此之前文体修辞是不断变化的;第二、《道德经》中针对战国时期形成的概念的内容,口头流传的过程中,人们口述是难免会发表些自己的看法,这些看法混入了《道德经》;第三、孟子丝毫没有言及老子,《道德经》和其他学派不同,不怎么显眼,形成气候需要一段时间,而孟子很可能不知道它的存在。

我赞成的看法是:《道德经》原始版本做于春秋和孔子大概同一时期,因为以口头流传为主,很快便形成了多种副本,而在流传过程中也很难免地混入了一些格言。

注:

由于以上传播过程中的诸多问题,还有两种观点需要交代一下。第一、老子其人并不存在,即便是存在,与《道德经》也毫无关系;第二、《道德经》并非一人所作,而只是集合了一些散在的格言警句。关于老子其人,下篇文章会说到。而关于《道德经》是否为一人所做,我认为《道德经》虽然全文并不成体系,但其内容有很大的一贯性和统一性,所以说还是考虑为某个人所著比较自然。

本文于2008年11月最初发表在我的空间,交流请来 http://hi.baidu.com/sea85419/blog/item/49c937d485fc98c351da4bb3.html
转载时请注明这里或空间网址。

inserted by FC2 syste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