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仲

《论语》

八佾篇第三

子曰:“管仲之器小哉!”或曰:“管仲俭乎?”曰:“管氏有三归,官事不摄,焉得俭?”“然则管仲知礼乎?”曰:“邦君树塞门,管氏亦树塞门;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,管氏亦有反坫。管氏而知礼,孰不知礼?”

孔子说:“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!”有人说:“管仲节俭吗?”孔子说:“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,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,怎么谈得上节俭呢?”那人又问:“那么管仲知礼吗?”孔子回答:“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,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。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,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。如果说管仲知礼,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?”

宪问篇第十四

或问子产。子曰:“惠人也。”问子西。曰:“彼哉!彼哉!”问管仲。曰:“人也。夺伯氏骈邑三百,饭疏食,没齿无怨言。”

有人问子产的为人,孔子说:“他待人实惠。”问子西怎么样,孔子说:“他啊,他啊!”问管仲怎么样,孔子说,“是个人物。夺走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,使伯氏吃粗粮却一辈子无怨言。”

子路曰:“桓公杀公子纠,召忽(shào hū)死之,管仲不死。”曰:“未仁乎?”子曰:“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!如其仁!”

子路说:“桓公杀了公子纠,召忽为此自杀,管仲却不去死。”又说:“不能算是仁吧?”孔子说:“桓公多次会盟诸侯,不用兵车战马,这都是靠管仲的努力。这就是他的仁!这就是他的仁!”

子贡曰:“管仲非仁者与?桓公杀公子纠,不能死,又相之。”子曰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(pī)发左衽矣。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。”

子贡说:“管仲不是仁者吧?桓公杀了公子纠,管仲不以身殉职,反而做了桓公的相国。”孔子说:“管仲做桓公的相国,称霸诸侯,一匡天下,黎民百姓到如今都还在享受他带来的好处。要不是管仲,我们可能还是披头散发,衣襟朝左边开吧!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只顾着为主子尽忠而忘了天下百姓,躲在山沟里自己吊死了,连鬼都不知道呢!”

【其它文献中的评说】

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子贡问大臣,子曰:“齐有鲍叔,郑有子皮。”子贡曰:“否。齐有管仲,郑有东里子产。”孔子曰:“产,荐也。”子贡曰:“然则荐贤贤于贤?”曰:“知贤,智也;推贤,仁也;引贤,义也。有此三者,又何加焉!”

刘向《说苑·尊贤》:齐桓公使管仲治国,管仲对曰:“贱不能临贵。”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,桓公曰何故?管仲对曰:“贫不能使富。”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,桓公曰何故?对曰:“疏不能制亲。”桓公立以为仲父。齐国大安,而遂霸天下。孔子曰:“管仲之贤,不得此三权者,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。”

刘向《说苑·臣术》:子贡问孔子曰:“今之人臣,孰为贤?”孔子曰:“吾未识也。往者齐有鲍叔,郑有子皮,贤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然则齐无管仲、郑无子产乎?”子曰:“赐,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。汝闻进贤为贤邪?用力为贤邪?”子贡曰:“进贤为贤。”子曰:“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,闻子皮之进子产也,未闻管仲、子产有所进也。”

刘向《说苑·权谋》:齐桓公将伐山戎孤竹,使人请助于鲁。鲁君进群臣而谋,皆曰:“师行数千里,入蛮夷之地,必不反矣。”于是鲁许助之而不行。齐已伐山戎孤竹,而欲移兵于鲁,管仲曰:“不可。诸侯未亲,今又伐远而还诛近邻,邻国不亲,非霸王之道。君之所得山戎之宝器者,中国之所鲜也,不可以不进周公之庙乎!”桓公乃分山戎之宝,献之周公之庙。明年,起兵伐莒,鲁下令丁男悉发,五尺童子皆至。孔子曰:“圣人转祸为福,报怨以德。”此之谓也。

《刘子·荐贤》:昔,子贡问于孔子曰:“谁为大贤?”子曰:“齐有鲍叔、郑有子皮。”子贡曰:“齐无管仲、郑无子产乎?”子曰:“吾闻进贤为贤,非贤为不肖,鲍叔荐管仲,子皮荐子产,未闻二子有所举也。”

司马迁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管仲,世所谓贤臣,然孔子小之。岂以为周道衰微,桓公既贤,而不勉之至王,乃称霸哉?语曰:“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,故上下能相亲也。”岂管仲之谓乎?

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;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。季文子相三君,妾不衣帛,马不食粟,君子以为忠。管仲镂簋朱纮、山节藻棁,孔子鄙其小器。

留言到我的百度空间:同其尘
inserted by FC2 system